返回首页
您还没有登录!   登录 | 免费注册 | 搜索 |
瘦马
  普洱茶风云
所有分类
在这个“普洱疯狂”的季节里

    “普洱茶成了神话,普洱茶成了钞票印刷机!”云南省茶业协会会长邹家驹在博客里面的这句话,道出了现在茶叶市场排山倒海的“普洱热”。

    在这个“疯狂”的季节里,买茶的人甚至比卖的人多,普洱市进山的土路从早到晚都是烟尘滚滚的。茶艺乐园(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璋对此深有感触,“收茶的人是用麻袋装着现金,睡在茶农家里,抢收春芽的。”“很多时候是那边进账,这边立马刷卡的——买茶的人甚至比卖的人多,晚来了一步,即使一个月前交了订金也会被人抢走原料。”

      

    据了解,今春普洱茶菁价格比去年涨了200%—300%。去年卖100元/公斤的毛茶今年4月中就卖到300元/公斤。老班璋(滋味最好的古树茶)甚至卖到1800元/公斤,而景迈、易武的古树茶也同样涨到450元/公斤。勐库乔木茶卖到200元/公斤,无量山乔木茶卖到250—260元/公斤。据了解,售价最便宜的台地茶也从去年的10多元/公斤上升到现在的50—60元/公斤。

    政府的介入是普洱茶热的最大推手,这已是茶界的共识。对此云南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张俊说,这是近年来中国茶叶界最成功的一次运作。而通过政府一系列的营销行为,普洱现在已经成了普洱市乃至整个云南的一张名片。那么,政府是如何运作普洱茶的呢?

阅读全文>>
2007-08-18 17:39:09 |  浏览 (7048) | 
普洱茶产业需要保护和支持

   全国普洱茶市场近期波动,引起了多方面关注。云南省部分专家学者近日撰文说,大浪淘沙,实质上,普洱茶产业正处于众目睽睽之中爬坡期,同时也处于健康发展的关键期,需要加深认识和理解,需要大力维护和支持。

  专家们认为,普洱茶,是大自然给予中华民族的恩赐,应该在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规律中被认识,而不应该愚昧自己、欺骗他人,最后成为千古罪人。我们一方面要高度正视普洱茶市场中出现的问题,比如,盲目投资,非理性炒作,假茶、滥茶充斥市场,一方面,我们更需要坚决捍卫普洱茶及其产业,警惕个别竞争性利益集团通过一些不当手段企图彻底否定普洱茶。

  专家们提出,对普洱茶及其产业要有清醒的客观的认识。历史悠久的普洱茶在经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过程中,正从众人追风逐利的市场浮躁走向激浊扬清、去粗取精的发展阶段,许多喜欢普洱茶的人们正从半生不熟的感性认识走向启蒙和理智选择阶段,也可以说消费者正从被个别昧良心的经营者轻易忽悠的短暂狂潮,走向具备了相关知识和选择智慧的阶段。

  专家们从六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保护普洱茶产品和产业的健康发展。

  警惕伪学说,捍卫普洱茶尊严

  普洱茶是有生命的,它更是有尊严的。古今中外,无论它作为贡茶,供宫廷饮用,还是边销西藏,它都是一个圣洁的象征。它以它融入生活的拙朴,和最原始的功效——化食解油而闻名。

  然而,普洱茶市场上出现了被别有用心的人故意制造的两种说法。

  说法一:有这样一些人,大吹普洱茶的保健功效,似乎是无所不能的神药。

  说法二:一些所谓的专家,对普洱茶,不了解、不研究、不深入实际,无端地、武断地彻底否定普洱茶,以此来实现一己私利。

  我们对这样两种人的评价是:无知,无德。

  普洱茶和人一样,有自己的人格。就像一瓶美酒,一件艺术品能让人在品味中肃然起敬,它绝对不是、也不能是少数人用来炒作敛财的工具。无休止的炒作,恶意的投机,都是伴随着上述两种伪专家、伪学者而对普洱茶的谋杀。

  我们呼唤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来尊重、研究和讨论普洱茶,更希望在普洱茶的问题上有更多的专家、学者来关心它和研究它,但这一切,应是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进行。

  真正爱普洱茶的人,无不希望这个被埋没了数百年的古老饮品,重放异彩,造福人类。

  扫荡劣茶,确保饮者健康

  普洱茶的功效,古今中外的史料上有众多的记载。我们这里能说的是确实对降血脂有较明显的作用。作为一个茶饮品,与碳酸饮料、咖啡、酒类相比,其健康性绝对出其右。

  作为能带给人健康的饮品,产品自身的健康最重要。捍卫普洱茶的健康,必须坚决打掉假茶、滥茶,坚决打掉那些卫生条件不符合标准,发霉、变质的茶。

  我们建议,云南省各级政府要将完整的质量体系尽快落实到企业生产的每个环节。政府和企业要广泛宣传,向每一个收藏客传授科学、卫生的储藏方法,传授好茶的检验方法,让每一个人都能喝到健康、好喝的茶。

  保证普洱茶自身健康,才能给人以健康。

  整顿市场秩序,维护茶农长远利益

  古老的普洱茶产业的出生,几乎让所有的人措手不及。刚获得新生的普洱茶,嗷嗷待哺,非常的稚嫩,不堪一击。

  百万茶农地处老少穷地区,随着普洱茶热一夜之间从世代的贫穷中脱离了出来,他们除了感谢政府、感谢上苍之外不可能有一个系统长远的打算。茶价飞涨,透支性、破坏性的采摘上演了,千年古茶痛苦呻吟。这是为什么?

  我们在想, 烟草是云南的支柱产业,它的发展已经相当的成熟。但是,如果当初的烟厂像现在的普洱茶厂一样多达几千家,全国各地都来云南抢购烟叶,或是把外省烟叶返销到云南,导致原料大战、企业无序竞争,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大行其道,云南的烟草工业又会怎样?

  我们的政府绝对不希望百万茶农的好日子昙花一现。政府及时对市场进行有序地规范,是普洱茶这个稚嫩产业得以生存并赢得良好发展的前提。捍卫市场秩序,普洱茶产业赢得可持续发展,也是茶农长久致富的根本途径。

  企业更要重视科研,确保产品质量

  据资料显示,云南数千家普洱茶加工生产企业,取得国家QS认证的只有数十家,真正有科研队伍的更是少之又少。真正花力气,花时间大量引进科技人才,专业人才,进行普洱茶生产研究,建立长期研究体系的厂家寥寥无几。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云南是普洱茶产茶大省,却不算普洱茶消费大省。长期以来,大多数普洱茶学术体系及权威,均未出自云南。国内学术界对普洱茶的研究十分薄弱,只有绿茶、红茶、乌龙茶等拥有较为完善的学术体系。没有科学指路,普洱茶这个婴儿难以长大成人,随时有夭折危险。

  在这里,我们提醒普洱茶生产厂家:没有深入、严谨、科学的研究,无法做好和发展好普洱茶工业。同时,我们呼吁全国茶叶专家、食品专家、营养学家,多给普洱茶指路,支持边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重视科学研究,是普洱茶发展之本。为什么好喝,怎样好喝?为什么健康,怎样健康?传统只有经得起科学解释,经得起推敲,才能被现代人所接纳。普洱茶的业内人士也千万不要以为,越古老的东西,越与科研无关。

  痛击恶意炒作,扶持真正品牌

  普洱茶有不少家喻户晓的品牌,在长期的普洱茶历史文化的发展中,形成了其独特的品味,也培养了一定数量的爱好者,以及相当数量的发烧友。

  恶意投机者,恶意炒作者,恰恰利用了这点。

  普洱茶的大发展,需要具有说服力的大品牌。捍卫品牌,是普洱茶行业的共同责任。品牌树立不容易,其中凝聚着众多人的心血。拥有知名品牌的厂家,常常为维护品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狂躁的市场中,这些厂家一定要带头算大账。

  品味茶道,传承文化真谛

  由于地域、原料、工艺的差异,铸就了中国茶的多样性和特殊性。茶文化的繁荣,为人民生活增添道道品味和种种乐趣。

  中华民族茶文化,体现在对人生真谛的彻底领悟上,知冷暖、知甘苦、知包容。喝茶之人,应有种儒雅,经营者该有种风范。只有懂得茶的真谛,明白如何包容和谦和的人,才能算得上是合格的茶人,真正的普洱茶人。

  好的东西,为人类所爱的东西,一定要珍视。我们希望,从每一个茶农开始到普天之下所有喝普洱茶的人,从每个厂家到每个商家,从各种民间团体到政府管理机构,大家都要着眼于未来,科学制定各种标准与规范,科学研究普洱茶产供销及消耗储存之间的比例关系,传播正确的品饮与收藏方法,使其在人们的心目中真正的越陈越香。

  我们惊喜地看到,普洱茶在世界饮品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一个饮品的输出,更是一种文化的输出,珍惜和保护一个民族产业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看一看美国人推广可乐,法国推广红酒,我们就会知道:现实需要多么珍惜,未来需要多少努力!

阅读全文>>
2007-08-18 16:29:10 |  浏览 (6589) | 
怎样把握火候——针对普洱茶产业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追求绿色、生态、健康食品的观念迅速建立起来。茶叶经济伴随着新的饮食文化观念蓬勃发展起来。而沉寂了数十年的云南历史名茶——普洱茶,其社会、经济价值也被重新发现。   

        近代普洱经济的发展,起源地在台湾。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普洱茶的突出的保健价值被法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医学研究所证实,饮用普洱老茶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迅速遍及东南亚地区,并在世纪之交传播到中国大陆。这股浪潮推动了茶叶经济、茶文化和云南地方经济的发展。但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历史上遗留的老茶在快速地消失。若干年后,当没有老茶品可以饮用时,普洱茶经济又当如何发展?不少援建的专家学者都认为,今后云南普洱茶的发展,重点要放在新制茶品的规范与产销上。

        但是,普洱茶市场的快速开拓也带来一系列乱象。作为云南地方传统名茶的普洱茶,无论学界还是消费者,目前对其认知程度还是很低。绝大多数的消费者和很多厂商,都不懂得这种茶的原料、工艺、存储等方面的真实情况。要稳步发展普洱茶经济,目前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要建立严格的市场规范。我认为,首先要在普洱茶的定义、原料、工艺制程、品质检验等问题上,建立明确的行业标准;其次,在生产和销售领域,也要进行相应的规范管理。

关于普洱茶的定义

        过去的国家标准将普洱茶定义为:“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即通称的熟茶。众所周知,渥堆工艺形成于1973年,而“普洱茶”这一名称在中国已有数百年历史。以30年的新生事物,取代历史上流传几个世纪的名优贡茶的名称,这样的做法,无论是历史学者还是广大茶人都不肯接受的。纵观20多年来普洱文化逐渐形成的过程,真正为茶人所认同的优质普洱茶品,还是传统生茶工序的陈年老茶,官方的定义并不为人所认同。再者,“云南大叶种”也不宜成为定义普洱茶的必要条件。清宫八色贡茶,原料主要来源于倚邦山小叶种茶树,国内至今留存有被尊称为“普洱太上皇”的清朝金瓜贡茶;民国时期的号级老茶也有很多为小叶种原料。

        因此,近年来根据实际情况,云南地方也对普洱茶的定义进行了一些调整。省标准计量局2003年3月5日公布的新定义为:云南省一定区域内,大叶种晒青茶经后发酵而成的各种产品。发酵途径有二:(1)是自然发酵,从不加水,放置陈化若干年,即“生茶”。(2)是人工发酵,加水渥堆,即“熟茶”。此中可以看到,生茶的地位终于被提升至熟茶前面,但此定义中还是有很多问题。台湾石昆牧先生曾提出质疑:此定义中所谓生茶“自然发酵,从不加水,放置陈化若干年”,陈化几年才称为普洱,且由谁认定与辨识年份?所谓“云南省一定区域内”,范围在哪里,谁来界定与辨识产区?

普洱茶的原料

        今日的普洱茶市场,主要的乱象之一,就是茶材原料的概念炒作。厂商一窝蜂地标榜自己的产品为“乔木”、“野生”、“某某名山”,但实际状况究竟如何呢?

        云南普洱茶的产区主要为保山、临沧、思茅、西双版纳四地,其中以勐海、勐腊(古六大茶山)、景迈、勐库等地区的原料最为人们所推崇。因此市场上常见的一个作伪方式就是以其他地区的茶叶冒充名山原料。更有过之的情形是,今年部分厂商的普洱茶原料收购,已经超出了云南省范围之内。实际上普洱茶原料的地域性特征是很明显的,这正是广东、贵州、四川、湖南等地的紧压茶品不能称为“普洱茶”的原因之一。云南酸性赤红壤、砖红壤和亚热带高原、雨林气候对于原料的品质形成有很大影响。

        普洱茶的原料,从茶树的生长形态分为乔木型和灌木型。从茶树的进化形态来看有野生型野生茶、栽培型野生茶、茶园野放茶和茶园茶四种。今天用来制茶的原料,大都以灌木新茶园茶为主。而坊间的很多茶品,都是以这种原料充当野生茶出售。只要挂上“野生”、“乔木”、“易武山”一类的名称,茶品的价格就立刻抬高数倍。而多数人根本不了解野生茶和茶园茶的区别,更不必说鉴定产区。

普洱茶的制程

        在制程工序上,现代渥堆熟茶已经形成了严谨的工艺体系。而古法制茶,以历史文献资料来看,并无确定工序可言,今日云南民间的制茶工艺依旧能够证明这一点。历史上,各个地区之间的制程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清末民国时期私营老茶号和建国初国营茶厂的生产中,形成了近代普洱生茶基本工艺制程。其关键环节在于茶材杀青、毛茶干燥和紧压成品干燥这三个环节中都没有高温制程。这样,茶叶中的酶活性和水分都得到保存,才产生了普洱生茶自然陈化和后发酵的可能。

        今日民间茶厂的生产环节中,杀青多用高温(尤以嫩材为甚),毛茶干燥用高温烘干,紧压成品以烘房干燥。这样的结果是使茶品失去陈化的可能:后期陈化中产生类似绿茶、乌龙茶的受潮劣变、酸化。无论是厂商还是消费者,对此种情况都不了解。所以目前坊间的多数产品都是以此种工艺制造的。这些不可能“越陈越香”的茶品,是否还可以称为“普洱茶”?

普洱茶的品质检验

      昔日,云南绿茶、红茶等都多次出现农残检疫超标的事件,而普洱茶在出口检疫方面却从未出现此种问题。主要原因是过去普洱茶一直作为低价产品生产,施肥洒药不合算。

        近一两年间,由于普洱经济的火热,云南各地普遍出现台地茶园施肥情况。这就将普洱茶生产的卫生检疫问题提上日程。目前部分民间厂商的生产情况是根本不对茶品进行质量检验,厂内没有质检车间。同时,加上前面所述产地、原料、工艺的界定问题,建议统一的行业标准、产品质量标准是当前开发普洱茶的重中之重。

生产和销售

        随着普洱经济爆发式的扩展,短短几年之内,云南省的茶叶生产情况就由过去的国营厂一统天下,转变为今天的民间小厂林立、百家争鸣的局面。随着勐海、下关两厂的民营化改制,今后的普洱茶生产,完全是民间企业之间的竞争。

 

        而目前云南多数私营茶厂的现状是:茶厂众多、资金少、生产能力低、技术低劣、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在云南,只要几万元就可以开设一间工厂。这些小厂往往以降低品质、打压价格、仿造名厂产品来求得生存。因此茶叶生产环节中,最大的受害者是广大茶农。他们在普洱茶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并没有得到直接的经济收益。至今云南茶业工人的工作报酬依旧很低,多数人的月收入在200-300元,采茶工人一日的工资仅为5元。因此,不整合生产资源,则无法保障普洱茶的产品质量;不尽快建立合理的生产经营规范,按照目前的经营方式发展下去,最终将引发整个普洱产业和云南茶叶生产的衰退。

        总览当下的普洱经济,普洱茶的产业化发展还面临很大的困难。要扭转这种混乱情况,需要政府、厂商和学界的共同努力。

阅读全文>>
2007-08-20 14:01:14 |  浏览 (6858) | 
  1/1页  共 3 篇博文 1   跳至